被第13集的封面煞到就入坑了
看帥哥打架好好看!!!
我認為「覆盤」最有價值的地方,在於它能幫助我從過去的經驗中提取出有效的資訊,不管是學習新知識,還是整理那些未來會重複使用的資源──像是旅行規劃、讀書心得、或是工作上的流程經驗,覆盤都能發揮關鍵作用。
我開始覆盤,是因為我發現自己經常在同樣的地方犯錯。以旅行來說,每次出門總要重新整理一次行李清單、重新查景點的營業時間或交通方式,有時候也會忘了住宿地點的便利性,例如距離便利商店或地鐵站是否方便,導致行程變得不順利。
這些細節明明上次就踩過雷,但若沒有好好記錄與整理,下一次依然會重蹈覆轍。
當我開始有意識地覆盤後,才發現它帶來了以下幾個好處:
要學習某個領域,最快的方法就是請教該領域已有卓越表現的人。但除了「會提問」之外,能提出好問題更為重要。
假設你想學習日語,參加了一場關於「如何學習日語」的講座,你會怎麼向講者提問?
該怎麼學好日語?
我目前只會五十音,想請問在聽、說、讀、寫方面,該如何提升到能考取日檢 N3 的程度?
相比之下,第一個問題顯得太過籠統。學好日語的方法很多,不外乎就是多聽、多說、多讀、多寫。
因為你的問題包羅萬象,籠統地問,只可能得到籠統的回答。
第二個問題則具體得多,明確指出了自己的程度與想要達成的目標。這能讓被問者更精準地提供建議,例如推薦合適的教材、學習順序或實際的學習策略。這樣的回應也更有助於你朝目標前進。
如果不確定自己的問題是否太過籠統,可以試著反過來思考,站在被問者的角度想:
「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,會覺得好回答嗎?還是會因為問題太廣而不知從何答起?」
書中也提到一個非常實用的觀念:「用 How 取代 Why」。
當你在做一件重要的事卻搞砸了,與其問「為什麼會搞砸?」不如問:「下一次要怎麼做才不會再搞砸?」
與其陷入反省,不如聚焦在改進,讓下一次表現得更好。
原因在於這些人會觀察別人的畫作,並在自己的圖裡加以實踐。藉由輸出察覺到自己的不足,再去對症下藥,保持輸出與輸入的循環,養成重新審視畫法的習慣,與時俱進,不讓畫出來的作品過時就是他們的畫技能夠快速成長的原因。
以下三點,讓你的畫技不再停滯不前!
到底是要畫漫畫還是插圖?頁漫?條漫?黑白漫?彩漫?賽璐璐?水彩?厚塗?如果沒有決定好畫法,就像是不知道要做什麼料理,胡亂拼湊只會變成黑暗料理。
決定好方向後,就可以去搜尋自己喜歡的畫法,並在自己的圖裡加以實踐。
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的畫法,也可以從平常追蹤的繪師中,選幾張喜歡的圖來研究。初期可以先鎖定一個自己畫得不太好、想改變的地方來練習。如果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可以先從角色的臉部著手,因為在一張圖裡,人們通常最會關注臉部細節。
像是「我這次要把臉畫得更細緻」、「畫出有飄逸感的髮絲」等等,藉由一個一個小目標的達成不斷地取得進步,而不是一開始就立下「我要成為神繪師」這類太籠統、毫無方向的大目標。
光是練習與學習是無法進步的,就像是在陸地上學習游泳技巧,卻沒有真正下水一樣。還是得在水中實際操作,才能真正學會。未經實踐的知識,與無知沒有兩樣。因此,保持輸出與輸入的平衡,這也是書中一再提到的重點。
這本書還提到了一點我很常犯的錯誤——畫好圖的隔天需要沉澱一天再發佈。
為什麼呢?因為畫完的當下,通常會覺得自己的圖很棒,迫不及待地想發出去。但過了一天後,冷靜下來再看,可能會發現哪裡畫得不夠好、畫錯,甚至有遺漏的細節。如果能沉澱一天再發圖,反而能以更冷靜的心情檢查自己的作品,並進行修改,這樣上傳後的作品也會更完善。
這本書並沒有著重在技巧,而是用觀念的方式,教導人們如何自學——這點真的很棒!不管在哪個領域都非常實用,推薦給大家!
本來8:30的班機因為我們要搭的飛機檢查到有安全問題,
所以長榮去找另一台能飛的班機,因為延誤的關係所以有補償我們$300光看封面跟角色權力的高低很容易誤判攻受跟他們之間的關係
尤其開車的地方真的嚇到我了🤣但我個人是驚喜多過驚嚇(?)
這邊恭喜第一集想拆散攻受的壞人在第二集終於有CP了!
在這集可以看到他有多麼壞的同時又有多麼惹人憐愛🥺💕
雖然第二集有很多雷的要素,但我覺得雷也代表正常來說不太會出現
反而比那些既定框架下沒能玩出更多新花樣的BL還好看!
這部大推第二集!!!第三集我也等著入手我要看血流成河啊!!!
雖然第一集的主CP我覺得還好,我比較愛第二集的CP
但要看懂第二集還是建議先看過第一集喔!